四川省对职业病危害的处罚措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地方性法规,结合近年来的执法案例,具体处罚情形及措施如下:
一、常见违规行为及处罚依据
- 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 案例:苍溪县顶尖墓碑厂、四川璨宇建材因未组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被警告;赵家坝煤矿因未安排职业健康检查被罚款7.5万元。
- 法律依据: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可处警告;若情节严重或逾期不改,可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 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 案例:苍溪县磊鑫石材因未申报职业危害项目被警告;赵家坝煤矿因未如实申报危害项目被罚款。
- 法律依据: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一项,需限期改正并警告;逾期不改可处5万-20万元罚款。
- 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
- 案例:成都路桥因劳动合同未告知危害被罚6万元;雅安某企业未书面告知危害被警告。
- 法律依据: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可处警告或5万-10万元罚款。
- 未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
- 案例:巴中巨星铭创科技因未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被警告;优机股份子公司因未开展现状评价被罚15万元。
- 法律依据: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可处警告或10万-50万元罚款。
- 未落实防护措施
- 案例:绵阳市中心医院未保证放射人员佩戴剂量计被罚20万元;企业防护设施不达标或未维护可被责令停业。
- 法律依据: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可处5万-20万元罚款;严重者责令关闭。
二、处罚措施等级
- 警告与限期整改:适用于初次违规或情节轻微的情况,如未设置公告栏、未组织健康检查等。
- 罚款:
- 一般违规:罚款5万元以下(如未健康检查、未申报项目)。
- 严重违规:罚款5万-20万元(如危害因素超标、未开展评价)。
- 特别严重:罚款10万-50万元或责令停业/关闭(如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
- 其他措施:
- 对未缴纳工伤保险的企业,需自行承担职业病待遇。
- 对拒不整改的企业,可提请政府关闭。
三、监管与执行主体
-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包括省、市、县三级分工。
- 多部门联合执法:如卫健局联合交通、应急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 企业责任:用人单位需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检测危害因素,并为劳动者提供防护用品和津贴。
四、典型案例
- 赵家坝煤矿:因未健全应急预案、未组织健康检查等多项违规,被警告并罚款7.5万元。
- 优机股份子公司:因未告知危害、未开展评价等被罚15万元。
- 绵阳市中心医院:因放射人员未佩戴剂量计被重罚20万元。
五、整改与预防要求
企业需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定期培训员工,落实危害因素监测,并配合职业病诊断。对尘毒危害严重的企业,四川省要求技术改造或淘汰落后产能。
综上,四川省对职业病危害的处罚以《职业病防治法》为核心,结合地方细则,采取阶梯式处罚措施,强调企业主体责任和劳动者权益保障。
♯ 四川省职业病危害处罚的最新法规有哪些更新?
四川省职业病危害处罚的最新法规更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
- 2016年7月4日,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新修订〈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川安监函〔2016〕76号),明确自2016年7月2日起,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正式施行。通知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停止受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申请,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照新修订的法律自行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行政处罚措施的更新:
- 2024年,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多家医疗机构和个人进行了行政处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达标等违法行为。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警告、通报批评等,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 2016年,内江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对华原公司因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开出21.5万元人民币的罚单,这是当时因违法职业病防治法规的最大罚单。
- 法律修改后的执法影响:
- 2023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四川省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DB51/T 3118-2023)》,该规范于2023年11月12日起生效,旨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控制。
- 2023年,高坪区卫生健康局发布了《不予、免于、从轻、减轻、从重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其中提到在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处罚措施进行了调整,减轻处罚为“不并处”。
- 地方性法规和标准:
- 2023年,四川省发布了《工贸企业十大事故高发领域安全生产重点管控清单》,明确了60项重点管控项目和131项管控措施,强调了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 2023年,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其中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告知、监测与控制、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等内容。
综上所述,四川省在职业病危害处罚方面的主要更新包括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行政处罚措施的细化和调整、地方性法规和标准的发布,以及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
♯ 四川省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的主要执法案例分析。
四川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执法案例,展示了其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严格执法和监管力度。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执法案例分析:
1. 遂宁市船山区中医院案
案例背景:遂宁市船山区中医院在与放射工作人员邓某、郭某签订劳动合同时,未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以及未对放射工作人员邓某、郭某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违法行为:
- 未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 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防护措施。
- 未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三项(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四)。
处罚结果:遂宁市船山区中医院被罚款22万6千元。
2. 忠县某口腔诊所案
案例背景:忠县某口腔诊所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执业人员上岗时未佩戴个人剂量计,且不能出示个人剂量计、《放射工作人员证》和上岗前体检报告。
违法行为:
-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时未佩戴个人剂量计。
- 不能出示个人剂量计、《放射工作人员证》和上岗前体检报告。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一、二款。
-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处罚结果:忠县某口腔诊所被处罚。
3. 某机械有限公司案
案例背景: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执法人员在对某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 未按要求在高温季节来临前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违法行为:
- 未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 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超标。
- 未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
处罚结果:某机械有限公司被处罚。
4. 四川省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
背景:四川省通过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专项治理和健康企业创建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四川省开展了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对9万多家企业进行筛查,确定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2.2万家,纳入治理的6025家。
具体措施:
- 对9万多家企业进行筛查。
- 确定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2.2万家,纳入治理的6025家。
- 计划完成任务的50%。
未来计划:
- 通过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设立首席健康官、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建立企业诚信机制等措施,实现更加精细和专业的监管与服务。
- 对侵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主要内容:
- 强化执法和监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 对作业环境恶劣、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依法严肃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 设立举报热线,强化社会监督。
-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违法成本。
总结
四川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执法案例,展示了其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严格执行,也提醒了企业必须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四川省内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四川省内的职业病危害,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义务,包括健康保障、职业卫生管理、报告、保险、卫生防护等。
- 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和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 源头预防:
- 对于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例如,对于粉尘危害,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等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
- 对于化学有害因素,应改进工艺、采用工程防护、加强个体防护、健康教育和职业健康检查。
- 生产过程控制:
-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超标情况,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 劳动现场监测:
- 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 对于高风险岗位,应增加监测频次,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 员工健康教育:
- 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 重点行业和重点毒物的治理:
- 针对四川省内主要的职业病危害行业,如制造业和采矿业,应加强监管,重点治理苯、磷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等毒物。
- 对于使用这些有毒物质的企业,应加强企业监管,从体制建设、培训教育、健康监护等多方面入手,减少职业中毒的发生。
- 应急管理制度:
- 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应急管理制度,确保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 通过应急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健康,减少生产损失,维护企业声誉。
- 持续改进:
- 不断优化和改进预防措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全面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 全员参与:
- 要求所有员工参与职业病预防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通过全员参与,形成良好的职业病防治氛围,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 四川省职业病危害处罚中,企业如何进行合规自查和整改?
在四川省,企业在职业病危害处罚中进行合规自查和整改的具体步骤如下:
- 制定自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企业应首先制定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制度。这一制度应包括自查的频率、内容、方法以及整改措施等具体要求。 - 开展自查和风险评估:
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自查和评估的次数。自查和风险评估的内容应涵盖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方面。 - 编制自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企业应编制并公示自查和风险评估报告,确保所有员工都能了解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情况。 - 整改发现问题:
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应立即进行整改。如果无法立即整改的,应根据职业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严重性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 核查整改落实情况:
企业应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企业,相关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 - 建立健全违规问题整改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违规问题整改机制,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定期对合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纳入各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考核。 - 设立违规举报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违规举报机制,设立违规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邮箱或信箱。有关部门将按照职责权限受理举报,并对举报的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 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
相关部门将对企业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未依法开展申报、检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或职业健康培训的用人单位,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 总结和报告:
对于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通报,提出改进建议。企业应根据总结报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四川省对于职业病危害处罚的具体执行流程和监督机制是怎样的?
四川省对于职业病危害处罚的具体执行流程和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的建立与强化
根据《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2023版),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具体措施包括:
- 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
-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 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 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救治和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申报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此外,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3. 监督检查与执法
四川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具体措施包括:
- 扩大监督检查覆盖范围,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
- 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职业病危害严重、整改后仍无法达标的单位,依法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依照法定程序责令停建、关闭。
- 实施“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严重职业健康失信行为的用人单位及相关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4. 职业健康检查与培训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此外,用人单位应确保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取得培训资格并每年复训。
5. 法律责任与处罚
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四川省将依法进行处罚。例如,崇州市卫生健康局对某公司因未按体检要求安排接触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复查的行为,罚款18000元,并责令限期改正。此外,对于隐瞒职业病危害的违法行为,监督员会要求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全面识别和检测。
6. 社会监督与工会参与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通过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格局。
7. 典型案例与实践
例如,都江堰市检察院在处理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通过现场调查、走访职工和排查企业等方式核实情况,并最终决定召开听证会,要求涉事企业立即整改,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游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大队则通过“教育引导、限期整改、逾期处罚”的执法模式,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精准治理职业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