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摘要
本文对四川成都某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识别出噪声、木粉尘及高温为主要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下料岗位噪声超标,其他岗位总体合规,但职业健康监护、警示标识设置及职业卫生管理存在不足。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优化防护设施、强化职业健康管理等改进建议。


一、企业概况与评价背景

四川xxxx家具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主营定制家具生产,年产量约90吨。企业成立于20xx年,现有员工xx人,采用单班制生产(每日10小时,每周6天)。生产流程涵盖开料、封边、钻孔、组装及包装等环节,主要原辅材料包括中纤板、实木板材、热熔胶等。

本次评价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等法规,结合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分析,旨在识别职业病风险点,评估现有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系统性改进方案。


二、评价方法与技术路径

2.1 评价范围与单元划分

评价覆盖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区域,按工艺特点划分为生产车间(开料区、封边区、钻孔区、包装区)与辅助工程(仓库、卫生间、办公室)两类评价单元。

2.2 核心评价方法

  •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包括设备布局、通风系统、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等。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直读法与实验室分析,检测噪声(等效声级)、木粉尘(总尘浓度)及微小气候参数。
  • 定量分级与检查表法: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2)进行危害分级,结合标准条款逐项核查合规性。

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3.1 物理因素

  • 噪声:主要来源于切割机(88.2 dB(A))、钻孔机(81.9 dB(A))等设备,其中下料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达87.8 dB(A),超过85 dB(A)限值。
  • 高温:封边机加热热熔胶时局部温度达170℃,但设备密闭性良好,车间整体温度未显著升高(检测值17.6-18.8℃)。

3.2 化学因素

  • 木粉尘:开料与钻孔环节浓度较高(1.0-1.67 mg/m³),虽低于PC-TWA限值(3 mg/m³),但长期暴露仍存在尘肺病风险。

3.3 劳动组织与健康影响

  • 超时劳动:员工日均工作10小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为Ⅱ级(中等劳动),易引发肌肉骨骼疾病及疲劳累积效应。
  • 防护意识薄弱:部分员工未规范佩戴防尘口罩与耳塞,增加职业病发生概率。

四、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分析

4.1 噪声暴露水平

岗位检测均值(dB(A))8h等效声级(dB(A))合规性
下料工88.287.8超标
封边工83.683.2符合
钻孔工81.981.5符合

超标原因:切割机与木材摩擦产生高频噪声,现有减振底座降噪效果有限。

4.2 木粉尘浓度

各岗位木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均低于限值,但包装区瞬时浓度(1.67 mg/m³)接近PC-STEL值(10 mg/m³),需加强局部通风。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评价

5.1 防护设施效能

  • 防噪措施:切割机与钻孔机配备橡胶减振底座,封边机选用低噪声型号,但下料区未设置隔声屏障。
  • 除尘系统:布袋除尘器(风量20000 m³/h)覆盖开料与封边工序,除尘效率达85%以上。

5.2 应急救援能力

  • 预案与设备: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配备急救箱、防暑药品及应急通讯设备。
  • 短板分析:未与外部医疗机构签订救援协议,且近三年未组织职业卫生应急演练。

六、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体系评估

6.1 健康监护现状

  • 体检覆盖率不足:2022年仅3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且未涵盖噪声与高温项目。
  • 档案管理缺陷:职业健康档案未完整记录历次体检结果与处理措施。

6.2 管理体系问题

  • 三同时缺失:建厂时未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效评价。
  • 培训滞后:企业负责人与职业卫生管理员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 警示标识空白:作业场所未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与公告栏。

七、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7.1 工程控制优化

  • 降噪改造:为下料区加装隔声罩或吸声材料,将噪声强度降至80 dB(A)以下。
  • 通风强化:在包装区增设移动式除尘设备,减少木粉尘二次扬尘。

7.2 管理措施提升

  • 完善健康监护:按GBZ 188-2014要求全员体检,增加纯音听阈测试与高温适应性检查。
  • 规范标识设置:在车间入口设置公告栏,公示检测结果与应急预案;高风险岗位悬挂警示标识。
  • 加强培训考核:组织管理层参加职业卫生专项培训,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估。

7.3 技术创新方向

  • 自动化替代:引入数控开料机与自动封边设备,减少人工直接接触危害环节。
  • 智能监测系统:安装实时噪声与粉尘浓度传感器,实现超标自动报警。

八、结论与展望

本次评价表明,该家具厂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严重,需重点关注噪声与木粉尘的长期暴露效应。通过落实防护设施升级、健康监护全覆盖及管理体系规范化,可显著降低职业健康风险。未来建议企业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复评,并探索“绿色制造”工艺,从源头减少危害因素产生。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噪声超标、木粉尘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家具制造业